*路人視角
-1
我的家在一條說舊也不舊,說新也不怎麼新的商店街旁,開始有點顯舊的路上,搬走比進駐的店要越來越多得多。幸而這樣的熱鬧程度還不至於讓附近的商圈開始萎縮,貪求生活方便的住民漸漸增加,演化成住商混雜的地區。
空店面不是每天都有人來看,但只要偶爾有空店面將鐵捲門拉起,總是會引起我的好奇。回想那裡以前是什麼店,那裡以前的格局如何,那裡以前的老闆是什麼樣子,那裡以前聚集了什麼樣的人們。
某天又有一間店將鐵捲門打開了,從人行道的前方某處發出咿啊吱呀的聲音(為什麼仲介不幫忙上一下油?),我推著裝滿貨的小板車,緩緩地走過去。地面不太平整,沒推幾步路便又卡到石磚縫隙間,恰好停在缺了玻璃的落地鋁門框前面。
輪胎好像整個壞了,我前後左右拉,弄了好陣子仍動彈不得。我仰起頭,汗水從臉頰旁邊滴下來,這時,從店面裡頭走出來幾人,出聲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忙。
我轉身去看,發現這陣仗還有點嚇人,除了一眼便能看出是房屋仲介、穿著西裝的男人之外,還有四個年輕人,除了一個人以外其他目測都至少有180公分以上,還有一個特別特別高壯。
高壯的男人彎下身,看了眼板車的底部,接著狀似輕鬆的將板車抬到了正途上,現在能好好的移動了。我連忙道謝,那人擺擺手,便和其他人回了店面裡頭。一邊推著板車,我又和平常一樣偷偷看著那些人,想像他們預計要開什麼樣的店,對店有什麼希望,生意會不會興隆。
之後大約經過一兩個月,裝潢公司就來施工了。開始進行隔間的時候,約莫是當初來看店面的其中一個高瘦男子,天天都來監工,我猜這麼熱心的人,八成就是主要經營的人吧。起初還看不太出來是要做什麼的,直到店外掛上招牌,才獲得了答案。
0
在炎熱的盛夏裡--
我家附近有一間摩托車店。
1
說實在的,在日本騎摩托車的人並沒有那麼多,大城市裡靠著公共交通工具移動足矣。因此擁有摩托車的車主,多半都是真的喜歡摩托車--雖然這些待在車行老闆店裡的年輕人,好像幾乎都無照駕駛……
他們絕大多數看起來都是孩子,小個子的真的很小不知是營養不良或實際上就年紀很小,像個小學生;大個子的也真的很大個,但看臉和氣質可能也不超過20歲;其中有大半都是中學生,正是中二病的年紀。
我並非對中二病有什麼意見,青春期的孩子裡120%都有,是成長必經的過程。但說到底,或許做點小壞事還能被原諒,犯法真的談不上有什麼好處。
2
老闆死了。
就在他笑著跟我說孩子們骨子裡其實都不壞的之後幾天。
警察車和救護車都來了,嗚嗚的警報聲在午夜從商店街頭響到尾,然而救護車已毫無用處。店面圍上了封鎖線,圍觀的民眾越來越多,然後又被驅趕到剩下三三兩兩。
我看見有個孩子站在封鎖線裡面,哭得很厲害。
可我又能怎麼辦呢。
3
鐵捲門又拉下來了。
與之前不同的是,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再來看這間店面。我心想或許是成了凶宅的緣故,再怎麼說,非自然死亡事件多半令一般人害怕或想要閃躲,有普通的地方能找,何必非得要變得一點都不普通的這裡。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問了附近的房地產仲介,他告訴我被強盜殺害的老闆好像本身就是屋主,因而現在所有權是屬於誰,他也不清楚。店面一直被放置不管的原因,大概因為這樣,就有了說得通的理由。
再次經過那鐵捲門前時,我突然想起了那個哭得很厲害的孩子。
4
在一些節日,比如聖誕節、新年,甚至是情人節的時候,門前會出現小小的一把、或兩三把花束,有時看起來是花店裡買的,有時好像是公園裡摘的,用報紙捲了起來放在那裡。
某一次我瞥見一個看來像中學生的孩子,他蹲在門前,腳尖旁有一包菸,接著他從口袋裡掏出打火機,點了一根菸放在地上。我當時在等客戶來取貨,等待的時間正好夠我觀察他靜靜看著菸燃燒殆盡。
他最後才發現我的視線,轉過身瞪我一眼,抓起那包菸匆匆忙忙跑走。我看見他臉上有一塊很大的疤痕,但五官端正,長得算是挺好看,是看過就很難忘記的長相。
若是受老闆照顧過的孩子,希望他現在過得好。
老闆說過你們都不壞,不是嗎?